拆迁户到底多有钱?保洁阿姨投资600万救活公司!
发布日期:2021-03-16 文章来源:本站 阅读点击:1066
郑州的几十万拆迁户,郑州拆迁户这个事,其实我们要从郑州的历史说起。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1954年,大郑县摇身一变,成为了现在的国际郑。以前的老城区,就是陇海路、大学路、金水路和紫荆山路围起来的区域,曾经的11路公交车就是绕着这个圈跑的。
50年代的金水路,县城之外,分布着各个乡镇村庄。如果理解不了,可以对比一下老家县城的情况。一个不大的县区,周边挨着各个行政村儿,村里都还是瓦房和麦地。“拆迁”这个词在前几年,其实是一个贬义词。电视台报道过各种各样强拆的流血事件,有人亲身经历过半夜被人从被窝里拉出来,挖掘机直接强拆房屋的。拆迁事件,还被改编成各种电影电视剧,社会舆论各种谴责,被拆迁的人们各种追忆老地方。
现在,“拆迁”完完全全成了一个褒义词。最佳的炫富模式就是,自家的墙上印着一个血红的“拆”字。上个世纪,郑州市区内大大小小分布着228个村庄。到2003年,就是郑东新区正式开建的那一年,郑州的城中村,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拆迁。从庙里、西史赵、西关虎屯、燕庄开始,郑州的城中村越拆越顺手,越拆越成熟。到现在,四环内的一二百个村庄已经拆的一干二净。
坐拥数套房产,手握百万现金,成了拆迁户的标签,如果谁家里没有十套八套房,都不好意思和邻居聊天。拆迁户,成了郑州城市发展过程中,受益最大的一个群体。今年回迁20万人,又多了几十万套房子4月底,郑州发布了影响郑州市的十大民生事件,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——回迁20万人以上。
20万人会分到多少套房,无法预估(ps:至少也得30万套吧)。
这么多人,这么多房子,可能会对楼市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:
第一是他们可能会拿着钱买房;
第二是他们可能会把自己多余的房子卖掉。
关于买房,采访过一些郑州经历过拆迁的人,他说:家里都有房子住,为什么还要花钱再买?
关于卖房,故事比较多。有人在回迁房还没盖好的时候就低价出售,最多的原因就是:赌博。
因为赌博欠了几十万上百万的外债,卖一套房子都不够换债的,有的人被逼的家都不敢回。
这样的事情不是个案,几乎每个村里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。
几十万套的回迁房在市场上流通,看起来增加了供应,会影响房价,但实际上,并不会!
6000万安置房入市一年
郑州房价依然上涨
在2017年的5月19日,郑州发布了一则消息《关于试点推进安置房网签工作的通知》,据估算,未来将会有6000万的安置房获得房产证,进而入市流通。
去年的时候,很多人分析(包括我在内):这么多安置房的入市,一定会影响房价,让更多的刚需能够买得起房。
一年后马上打脸。郑州的房价依然稳中有涨,优质楼盘更是十分抢手。
倒是安置房,依然全款购买,不能贷款,不动产证更是不知道何时能够下来。
回迁房的入市,只是给了郑州刚需多了一种选择,如果想影响房价,市场是不会同意的,政策更不会同意。
刚需的焦虑
最后,不再从楼市的角度来解释,毕竟,大家翻看我之前100多篇文章,篇篇都是从楼市的角度来展开的。
今天,用一个全新的维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几十万套的回迁房,对郑州房地产的影响。
城镇化,本质上就是一场后现代主义的行为艺术!
所谓后现代,有名解构主义,该流派最伟大的哲学家叫做米歇尔·福柯。
福柯有一句惊世骇俗的话是,话语即权利。
不管现在主流媒体发什么数据,扯什么理论,那都是一种权力意志的完美演绎,是用话语权来编织一个房价从此不会再涨的幻觉,让人感到中国房地产的拐点即将到来,从而放弃跟政策博弈,不要再拼命去加杠杆买房,专心做实业。
6000万安置房入市是同样的道理,用这样的“证据”来佐证郑州房子的供应量会大增,房价上涨的条件已经被弱化,郑州楼市将会“平稳、健康”发展。
现实却是,All is tao road!